已经不止一次惊奇于 Google 的聪明了。
今天无意中在 Google Translate 中输入申通快递,竟然翻出了 STO。
然后我再想惊喜一下,输入欧陆制袋,很遗憾,没看到 Euro Bags,看到的是 Continental Bag。又试了一下逆向翻译,输入 Euro Bags,看到的是欧元袋。
什么时候能让 Google 认识到 欧陆制袋 就是 Euro Bags 呢?
狗尾草栏目讨论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及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与 SEO 有关的文章早已铺天盖地,我再写几篇权当狗尾续貂,因为SEO 实在很热门,想让我不谈及它也难。
已经不止一次惊奇于 Google 的聪明了。
今天无意中在 Google Translate 中输入申通快递,竟然翻出了 STO。
然后我再想惊喜一下,输入欧陆制袋,很遗憾,没看到 Euro Bags,看到的是 Continental Bag。又试了一下逆向翻译,输入 Euro Bags,看到的是欧元袋。
什么时候能让 Google 认识到 欧陆制袋 就是 Euro Bags 呢?
Web 2.0 这个名词都出来好多年了。它还是新鲜名词的时候,我买了本书 Web 2.0 strategy guide,太深奥,扔在那里没看。还已有人嚷嚷着 web 3.0,我现在再来讨论“什么是 Web 2.0”似乎有点过时。
迟了这么多年谈这个,跟我不是搞理论的有关。我倒不是说理论不重要,恰恰相反,理论很重要。我总结不出理论,只能关心我要怎么做才能 web 2.0。当然了,名词也不重要,2.0、3.0 当然就更不重要了,就说怎么做一个好网站吧。
话题的起因是今天看到一个论坛帖:几月几日某地到某地回程空车,找想搭车的。那个论坛纯属杂谈,突然冒出这个让我有点想笑,转念一想其实没什么好笑的——我22号要去 Heathrow 接老婆,也可以找搭车出程的。但我不屑于在那论坛上发帖,一是不看好那坛的人气,二是都 web 2.0 了,肯定有更好的办法。于是调查了一下,果然有,叫 liftshare。
唉,我怎么早先没想到呢?几年的独自上下班本来也可以 share 的嘛。唉,这年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唉,题外话。
玩了一下 liftshare,感觉还不错。只是它在路线、时间的匹配上不是那么智能,毕竟 liftshare 的算法不是 IBM Watson,我提醒自己。liftshare 到底干了什么呢?它的卖点就是提供一种匹配互补行程的功能,网站不做任何内容,内容是行程,而行程都是用户提供的。
联想到 YouTube,网站也不做内容,内容是 video,而 video 都是用户上传的。而且,不上传 video 的用户也可以参与做一些既是内容又不是内容、半内容半功能的东西,比如说 playlist。YouTube 有成千上百的有关 jeopardy Watson 的 video,良莠不齐,我看了 Watson 的三天比赛 6 段 video,是不同的人上传的 。我留意了一下,还没有一个人完整上传过这 6 段视频。所以我把它们组织成一个 playlist,方便我介绍给朋友们看。YouTube 在其中干了什么?要说它什么都没干也可以,因为 video 不是它的,playlist 也不是它的,要说它什么都干也可以,因为没有它用户什么也干不了。这就是 web 2.0。
联想到 SEO,“Content is the King” 被奉为经典,做了内容还不够,还要做原创内容,搞得象我这样的人疲于奔命。其实搜索引擎鼓吹内容的重要性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因为它不做内容,再没人做内容的话,它还靠什么吃饭啊。搜索引擎就像我排 playlist,排得好就有人看,排得不好就没人看,但归根结底要有内容可排,这就是 web 2.0。
Ecommerce 网站目前沦落为内容网站,内容就是产品。内容网站和搜索引擎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作家和评论家,理论上家家是平等的,事实上平均水平的评论家比平均水平的作家更吃香。在内容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博弈中,通常也是搜索引擎占主导地位,搞得内容网站整天揣摩搜索引擎的心思。例外也有,除非 ecommerce 网站卖一个全球独家产品,还要是热门产品,这下轮到搜索引擎揣摩了。但这种情况太少了。
换位思考一下,同是网站,凭什么 ecommerce 网站就是作家,搜索引擎就是评论家?凭的是 web 2.0?可 ecommerce 网站毕竟还是要卖产品的,内容不能不做,那就考虑一下兼做 web 2.0。产品比较单一怎么办?比如外卖店就几个炒菜怎么做 web 2.0(最近在外卖店搭伙,想到的就是炒菜了)?
我天方夜谭了一下炒菜 2.0 的思路:
让吃客公布 eatlist,让他们介绍 eatlist 推荐场合,比如情人节、工作日赶场,让别的吃客可以 add eatlist to cart,评选本周/本月/本年最受欢迎 eatlist,奖励 eatlist 原创作者 Android 3.0 手机一部,让他明年用手机点餐。
如果 google 帐号和 google app 帐号同时登录时,无法查看app docs,除非 app docs 给 google 帐号访问权限,换句话说 google 帐号的登录状态会掩盖 google app 帐号的登录状态。
如果多个 google app 帐号同时登录,最先登录的域会阻止进入其他域(可以 retrieve docs list,但有时不能打开文档),有些情况下阻止,有些情况下不阻止,情况比较微妙,实在没空多研究。
董总问我,什么是 Google Wave?
这问题问得好,我一时不晓得怎么回答,我知道他问这个问题不是问 Google Wave 的定义。要泛泛了解 Google Wave,何必问我,去看看 Google Wave Help 或者上 YouTube 看几个入门的 video 就可以。
那么换句话问,在各种交流方式层出不穷的今天,Google Wave 有什么独到的地方?我们已经有了 email (of course I refer to Gmail), IM, SNS;Google 通讯产品也出了不少,gmail, gtalk, orkut, voice, buzz, 现在又出了 wave。很多产品,比如 facebook, twitter 据称很火爆的产品我都没来得及用。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大部分产品都有独到的地方,即便火爆,但它们无法象 email 一样不可或缺,从而改变世界。
就功能而言,Google Wave 高出 gmail 很多,比如即时、自主、互动,等等特性,在 Google Wave introduction 里都有提及,不用我多说。我自己在使用 gmail 时碰到的问题是:尽管gmail很智能,但无法按自定义的、更多的线索归类。我想 Google Wave 更灵活,能弥补 gmail 的不足。但现在使用 Google Wave 的缺陷是必须拉对方进入 wave 才能共同享受 wave。我想如果能把 gmail 作为 wave object,发起人能单方面 wave by email,即使对方不加入 wave,发起人也能 enjoy wave,这样 wave 就完美了。
要不然,在还没有人手一个 wave 的今天,wave 就无法取代 gmail。要是我们还得开一个 tab 用 Google Wave,另一个 tab 用 gmail,那么反过来也会影响 Google Wave 的普及。我期盼着一个能把 gmail 取而代之的 Google Wave。
最近一个月被 3G 电到了!3G 很强大,但以前我不知道它可以这么强大,而且它如此轻易地就渗入了生活——仅仅是因为我换了个手机(还不是冲着 3G 去换的)。
3G 所实现的功能非要在 3G 上运行吗?当然不是。但是,它已经运行地如此完美,何必再想其他招?我现在上 YouTube 都会捧着手机上,更别说 email, instant message, streaming media, etc, etc.
展示一下我的实时方位吧——只要我的手机开着,你就可以知道我在哪里!你手头不会有精确制导导弹吧?否则我就糟了。
最后我想说,去买 3G 概念股吧,3G 应用前途无量。只要跟 3G 有关的都可以买,生产 3G 手机的也好,交换机的也好…
今天无意中发现 Google 有了 Linux 版的 Chrome,赶紧下载来装。以前也有 Linux 版的 Chrome,但要自己编译,我吃不消,盼望给我一个 rpm 很久。我在 Fedora 本来只有 Firefox 可用,偶尔用一下 Konqueror,但不顺手,所以 Firefox 挺寂寞的。
Google 是开源先锋,我认为早就可以出 Linux 版的 Chrome 了,可是还是先出了 Windows 版的,到底还是 Windows 用户多嘛,用户至上,无可厚非。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说 emule-project.net 才是 emule 的中文官网,而著名的 verycd.com 并不是官网,是它运用商业手段混淆了人们的概念。
当时看完没什么感想,躺到床上突然又想到这篇文章,突然就有了感想。首先我理解 emule 的中文开发者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工作,没得到大众承认的心情。世上本有很多看似很不公平的事情,比如学识比人高挣钱没人多。
我记不得是先认识 emule-project.net 还是先认识 verycd.com,但至少我知道这两个网站,verycd.com 接触得多,看得出运营商很用心地做网站;emule-project.net 接触得少,没多大感觉。
至于谁是官网,重要吗?最终用户关注的是资源,开发者关心的是程序,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心目中的官网就不一样。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官网,哪个网站有用就上哪个。互联网本来就是挑战权威的,如果一定想当官网,那就开发个程序不用开源协议分发啊,emule 原版都没这么做,中文版还挣个什么。
至于说 google 和百度与 emule 相关的关键字排名都青睐于 verycd.com,错了吗?就算 emule-project.net 是官网,这因素也只占有限的google 排名权重。约略设想一下,如果 emule-project.net 排第一,大部分最终用户被 google 带到一个 bounce rate 很高的网站,google 肯定调整一下,找一个 sticky 的网站取而代之。少数开发者或许更关心 emule-project.net,不满意 google 的搜索结果?那只好对不起了,少数服从多数。人性化搜索或许能解决这个少数人的问题,但目前算法不理想。如果开发者要抱怨 google 的搜索结果,那不如贡献一个人性化搜索算法?(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人性化搜索有点遥不可及,说点可以实现的。emule-project.net 和 verycd.com 是两个不同方向的网站,emule-project.net 没有排名的先天优势,那么做一个比 emule verycd 版更强的程序如何?我比较了一下,verycd.com 下载安装后就能用(界面比较花俏,我不喜欢,可能别人喜欢;内置搜索有 bug,会显示一些病毒结果), emule-project.net 安装后仍需两步设置(幸亏我还知道怎么设置)。不作官网之争,争做更好的软件,让 emule-project.net 版的 emule 在 verycd 用户中口口相传,以后大家仍上 verycd 找资源,但用 emule-project.net 版的 emule,那也是一种成功。
我修改了一段以前写的 vba,用到了 recordset.clone,没想到由于 vba 本身的 bug,克隆并没有进行,recordset.clone 返回值仍然是原记录集的引用。我在返回值记录集进行了 recordset.delete,结果把我原本想保持不动的原记录集里的记录给删了。
那个恨啊!实在没想到 recordset.clone 只引用不克隆,害我为恢复原记录折腾了很久。我没兴趣深究原因,就当是 vba bug,就算是我调用参数配置不当,recordset.clone 克隆不成功也不能随随便便返回一个值而不抛出错误。
既然 recordset.clone 不能用,找了一个前辈 Robert Gelb 写的函数来做真正的克隆。
Public Function Clone(ByVal oRs As ADODB.Recordset, _ Optional ByVal LockType As ADODB.LockTypeEnum = adLockUnspecified) As ADODB.Recordset Dim oStream As ADODB.Stream Dim oRsClone As ADODB.Recordset 'save the recordset to the stream object Set oStream = New ADODB.Stream oRs.Save oStream 'and now open the stream object into a new recordset Set oRsClone = New ADODB.Recordset oRsClone.Open oStream, , , LockType 'return the cloned recordset Set Clone = oRsClone 'release the reference Set oRsClone = Nothing End Function
每次更换域名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没办法,业务需要我的公司又更换了新域名。
原域名在一个主要关键词 google 排名第5(不算很好,勉强凑合),更换后排名第9。这样排了一个月左右,然后突然消失,不过一个星期以后就回来了,还是第9。不过过了一个多月,又消失了(用工具查了一下,准确地说,是被埋在416位)。
第二次消失的时间比较长,差不多三个星期。期间我们查了各种被 google 惩罚的可能,最后确定我们没做错事,最大的可能是进入了传说中的 google sandbox。于是一方面保持耐心等待,一方面该做的优化继续做。今天早上排名回来了,第5。
我这下对 google sandbox 有很更深的体验。
I came across a good site today which is generating web pages using xml plus xlst. And an idea came cross my mind – does Google prefer sites using xml + xlst? i.e. suppose the transformed xhtml contents are all the same, is xml + xlst technology gain more SEO weight than xhtml?
I asked myself the question, and assumed the answer is postive. Bearing in mind xml + xlst technology makes cloaking much easier, but Google must have some technology to anti-cloaking in the long term.
However, after I have searched Google, the expects who answered the question with No.
Re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