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16, 2009

  • From Apache to Nginx

    我感觉配置 nginx 渐入佳境了。配置 nginx 时应该用不同 apache 的思维,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pache 是 fallback 式配置,比如有两个 <directory> block,分别是 mydirectory 和 mydirectory/subdir。mydirectory/subdir 可以重写 mydirectory 的 directives,但 mydirectory/subdir 没有提到的 directives 就沿袭 mydirectory 的 directives。

    nginx 是 parallel 式配置,location 只能按优先规则取其一。

    另外,我觉得有人批评 apache 层层检测 .htaccess 造成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我感觉这种说法并不妥,很多 apache 发行版默认 allowoverride none,用户只要根据需要在确实需要启用 .htaccess 的那一层启用 allowoverride,这并不造成效率损失,反而带来配置的灵活性。当然,nginx 不需要这种灵活性,因为它不是面向 share hosting 的产品。

    除了内存占用大是 apache 的硬伤,其他 nginx 的优势并不明显,apache 同样可以优化配置达到相应的效果,尽管很多配置不是 apache 的默认配置。(这只是我的总体感觉,我并没有深入去比较,欢迎探讨。)

  • eu domain transfer

    最近被 Lycos.co.uk 搞得够呛。它突然洗手不干了,估计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关系。一个不想继续经营的公司服务质量是无法保证的,而且连个 complain 的地方都没有!

    我用到 lycos 的地方并不多,但还是在域名转移上有点麻烦。有几个 eu 域名委托 lycos 注册时,lycos 把联系人邮箱填为我的 lycos id,这个 id 已经无效了。而我一直认为 eu 域名转出需要原注册商的配合,所以反复请求 lycos 支持,而 lycos 爱理不理。事实上并不需要 lycos 配合。现在无暇去研究这个转移模式是否合理,能转成功已经谢天谢地了。

    以转到 godaddy 为例,godaddy 称之为四部曲:

    1. Initiate
    2. Authorize
    3. Accept/Decline
    4. Completion

    前两步几乎是同时完成的,只要在 godaddy 账户里点点鼠标就可以,第三步比较关键,但 godaddy 说

    The transfer is waiting for the customer to accept it at the losing registrar. If the customer does not accept the transfer at the losing registrar within 5 days, the transfer will be accepted automatically.

    这么说默认是 Accept 。如此很好,只要等上 5 天,域名就到 godaddy 账户项下了。